洞悉人性幽微,远离犯罪伤害
自己和身边人只要没有受到过现实的犯罪侵害,犯罪永远只是他人的故事。倘若你关注源源不断的案件新闻,经常被各种诈骗电话和信息骚扰,你就会发现,犯罪就在我们身边。
▨ 如何保护孩子不受“校园霸凌”伤害?
▨ 如何识别和防范潜伏在自己身边的“有毒关系”?
▨ 什么样的“后天教养”可以治愈“天生犯罪人”?
从古至今,犯罪就像个顽劣的魔怪,花样百出、手段多变。由此,该类关系到个人、家庭、社区、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话题,让一代代人追根溯源、探究其动机。
美国当代犯罪心理学重要贡献者柯特·R.巴托尔(Curt R.Bartol)教授与安妮·M.巴托尔(Anne M.Bartol)教授深耕研究与教学50余年,合著的《犯罪心理学》自1980年第1版出版以来,历经40多年心血打磨撰写,第12次精心修订。美国近百所大学将该书作为犯罪心理学课程的教材。
该书由从事犯罪心理学教学与科研40年、拥有170万粉丝的网红普法教授马皑领衔翻译;译者团队由来自中国政法大学、杭州师范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中央司法警官学院、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的国内犯罪心理学领域的24位权威专家、学者组成;特别邀请中国法律英语权威、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教授,犯罪心理学专家林振林博士组织审校。
本书结构简练,搭建了最基本的犯罪心理学学科框架,在编排上独具匠心。全书分为犯罪行为导论(第一章)、犯罪行为溯源(第二章至第五章)及不同的犯罪类型(第六章至第十四章)三个部分。
第12版《犯罪心理学》,紧跟社会趋势与“热门话题”,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,分析常见的、罕见的、新型的10余种犯罪类型,用科学视角描绘犯罪者内心的复杂图谱,给出防范、自保和疗愈的策略及方法。14个章节,每一章都有专家译者的亲笔导读,专业又接地气。
为让阅读更有代入感,书中穿插了大量比小说还离奇的真实案例,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中善与恶的微妙对抗,洞悉罪恶的本质。
阳光之下难免阴影
洞悉人性幽微
学习安全知识
远离犯罪伤害
“阅见”更多好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