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,欢迎光临衡水市新华书店网站

衡水新华书店

衡水新华书店
当前位置:首页 - 企业风采

心中的那座庙

时间:2012-05-02

春日的午后,我去参观枣强县大营镇的比干庙

 “比干庙的正门名叫“和门”,按照当地的习俗,初一、十五才是拜祭日,所以今天和门关闭,只开旁侧小门。我走进庙里,忽然感觉到了一种心灵的空明,因为,这里实在是太安静了!没有几个人,仿佛处处都给人一种静悄悄的感觉。九龙壁上群龙飞舞,营造的是一种苍茫、古老,而又祥和的浓郁氛围。那个比干庙的“庙”字,苍劲有力,繁体镀金书写,在春日的阳光里,闪耀着金色的光芒。庙前的水池上有一座拱形石桥,池内有红色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鱼儿在游。甬路两侧的松柏,已经萌生了嫩嫩的细芽,大片大片的花草,有的鹅黄,有的嫩绿,有的紫青,给庄严、肃穆的庙院带来了一份浓浓的温馨的色彩。《枣强县志》(1994年版)云:商末少师比干曾制裘于广郡,广郡疆域主要包括现在的枣强县。又据《营皮的传说》记载,比干庙建于公园前841年,位于大营村北。随日月推移,沧桑更替,几经修葺,终废圮于清末。1994年,大营镇人民政府,重建比干庙,于当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。

穿过拱形门,过了“十方殿堂”,就到了比干庙的正殿。这里最吸引人的是三字一联,三字是金黄色的“宗圣殿”,对联的上下联分别是:“ 为裘祖,兴一行业,有功有得 ,千秋传颂; 列神仙,理天下财,无私无欲 , 万世铭金。”这幅对联是原枣强县县长刘昌武书写的,字迹苍劲雄浑,气势非凡。听说刘昌武是一位很廉洁的好官。他对于枣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虽然他在职仅仅4 年,但他带领枣强人民,尤其是大营人,恢复、继承、发展了裘皮制造业,所以说,他应该是一位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百姓的英雄楷模。透过这幅对联,我们可以看到比干,以及他的子孙们,千百年了,为了弘扬裘皮大业所进行的惊天地泣鬼神、亘古罕闻的豪迈探索!我想,这也应该是这幅对联永远勉励后人的真正内涵。

一个瘦瘦的男人在擦拭香炉,看他的装束,我认定他一定是这里的工作人员,于是我就与他攀谈起来。他说,他叫郑岚斌,五十九岁,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三年,“可以说是住持吧。”他憨厚地笑着说。他说话很慢,但态度很和蔼,他不但给我简略地介绍了比干庙的基本情况,还说有不懂的问题尽管问他。他陪我走进大殿,说,中间的神是裘祖比干,右神是赵公明,左神是黄飞虎,东西两边还有招宝使者、招财童子等塑像。后来,我查阅史料得知:商朝末年,比干在大营为官,那个时候,这里荆棘丛生,野兽肆虐,他励众打猎,收集兽皮,发明了裘皮制造工艺,一直流传至今。所以后人才以裘祖来纪念他。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姜太公封比干为文财神,赵公明为武财神,而黄飞虎则被周武王评价为“义重四方,施恩积德,忠良君子”。因此,我认为把他们三位于同一座庙宇共奉,是体现了广大黎民百姓祈瑞纳祥的美好愿望的。

东殿,最使人揪心的应该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送子娘娘。据说,送子娘娘就是比干的妻子孟夫人。在比干被纣王与妲己挖心害死以后,她在比干庙削发为尼,志愿守候、陪伴着自己的丈夫。至于后来她被神化为送子娘娘,我想,这一定也是寄托了芸芸众生,祈愿人丁兴旺、裔胄隆达的一种美好心愿。但这种坚守、不弃、不离的高尚懿德,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,培养民族美德,仍然是有很积极的教育意义的。 

 庙东,有一条幽静的小小甬路,我走过了青松夹道的小径,便看到了一片密林遮掩的山坡!哦,这里还有一座山啊!我拾级而上,情不自禁地再次回想起比干在此为官时的那一片片荆棘,那不断出没的野兽,难道这座山的寓意也是在纪念比干,纪念那段不堪回首的裘都创业史?我想,答案应该是肯定的。同行的一位游客说,那漫山遍野的大都是火炬树。“到了夏天,树籽通红通红的,就像真的火炬一样;而到了秋天,叶子也会变红,真是灿烂又壮观!”游客的话,深深地感染着我。放眼望去,只见远处密林深处,还有杏花开放,正是早春二月的美好风光,那些树木参差着、错落着,妆点着我平生几乎从来没有见过的奇伟景象!我真的想说,家乡,我爱你!裘祖,枣强人永远忘不了您!

站在山坡上,可以俯瞰整座庙宇。东面的范蠡塔,掩映在一大片鹅黄色的垂柳中。范蠡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富商,在比干庙以“范蠡”之名命名此塔,其含义不言自喻。就是激励大营百姓,依托裘皮,发家致富,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。西面,庙宇的天空上,有一群好看的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;南面,庙宇外,是一片片车水马龙的裘皮世界,还有一对对青年男女在走着、笑着......哦,在闻名天下的裘都大营,在物欲横流、尘世喧嚣的今天,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休憩身心、净化心灵的纯美所在,我想,一定是裘祖保佑的结果吧!

(枣强县店 孙桂芹)